读书
《理想国》书评
在洞穴与太阳之间,我们仍是未醒的囚徒 一、阅读坐标 《理想国》(Πολιτεία)写于公元前 380 年左右,却像一块不断升温的石墨,越靠近现代,灼烧感越强。它讨论“正义”与“好生活”,却把政治、伦理、心理、教育、艺术乃至宇宙论熔于一炉,成为西方思想史上一座绕不过去的“母型火山”。 二、内容速写 1. 正义之问: 开篇抛出“正义是否有利”这一朴素命题,经由色拉叙马霍斯“正义是强者的利益”的挑衅,苏格拉底把问题拖进灵魂深处——正义不是外在规则,而是灵魂诸部分的内在秩序。 2. 城邦-灵魂类比: 为了“以大见小”,苏格拉底先构建“言辞中的城邦”,划分生产者、护卫者、哲学王三个阶层,对应灵魂的欲望、激情、理性。正义即各就其位、和谐运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