秒杀系统安全架构示意(合规测试与防护要点)
目的:展示一个用于线上景区门票/秒杀场景的多层防护架构,并给出实现与测试要点。
一、总体架构(分层概览)
- 边缘层(Edge)
- CDN(内容分发网络)+ DDoS 缓解服务:吸收大流量、缓存静态资源。
- 公共防护:IP 封锁、Geo 阻断、黑名单/白名单。
- 网络与接入层
- WAF(Web Application Firewall):规则阻断、异常请求识别、自动封禁。
- 负载均衡(LB)/API Gateway:做流量分发、TLS 终止、接口聚合。
- 应用层(业务)
- 认证/会话服务(手机号/实名/第三方)
- 行为风控与反作弊模块(设备指纹、行为打点、风险评分)
- CAPTCHA 验证服务(滑块、行为验证码、无感验证)
- 排队/令牌服务(Queue/Token Issuer):虚拟排队、限量发放购买凭证
- 中台与后端层
- 缓存(Redis/缓存集群):库存、秒杀凭证、限流计数器
- 消息队列(Kafka/RabbitMQ/Cloud MQ):削峰、异步下单、补偿机制
- 订单服务 / 支付网关:幂等设计、事务补偿
- 主从/分库分表的关系型数据库:库存强一致性方案(乐观/悲观锁、库存预扣)
- 观测与响应
- 日志与审计(集中化日志)
- 监控与告警(TPS、错误率、热点 IP、异常行为)
- SOC / 安全运维:人工复核、临时封禁策略
二、典型请求流(用户请求 -> 成功购票)
用户(浏览器/APP)
→ CDN
→ WAF(规则检测 + 指纹/UA/请求速率)
→ API Gateway(签名校验、限流)
→ 验证/排队(需要时触发 CAPTCHA / 进入队列)
→ 获取购买令牌(Token)
→ 下单接口(入列到消息队列)
→ 库存扣减(缓存预扣 + 后台异步落库)
→ 支付
→ 订单确认与回调
三、关键防护点与实现建议
- 限流策略:
- 多粒度限流(全局/接口/IP/用户/设备),结合漏桶或令牌桶算法。
- 使用 Redis 实现分布式计数器(带过期)或专用限流网关。
- 验证码与无感验证:
- 对高风险请求触发挑战;对低风险使用无感验证降低用户摩擦。
- 使用行为打点(鼠标轨迹、页面停留)做模型判别。
- 设备指纹与风控评分:
- 聚合浏览器指纹(插件/字体/Canvas 指纹)+ 网络特征(IP、ASN、代理链)+ 历史行为。
- 对可疑设备施加更严格的限流/挑战/人工校验。
- 签名与防重放:
- 请求参数签名(短期有效 Token、HMAC),防止直接伪造 API 调用。
- 对重要接口启用时间戳与一次性 nonce。
- 排队系统设计:
- 采用“预取令牌”或分配窗口(含随机化)减少同时下单冲突。
- 将核心下单写入消息队列,后端顺序消费并做库存原子扣减。
- 库存一致性:
- 缓存预扣 + 后台持久化,或使用 DB 的乐观锁(版本号)/悲观锁(行锁)。
- 提前考虑超卖补偿流程(退款、补偿库存)。
- WAF 与行为分析:
- 基于规则 + ML 的混合检测。规则负责拦截已知攻击模式,ML 检测新颖异常。
- 结合速率、指纹、UA、请求路径等特征做实时打分。
四、合规的测试与验证清单(仅在有授权时执行)
- 功能性测试:排队、验证码、下单、支付流程完整性。
- 性能压测:在 STAGE 环境模拟并发(k6 / Locust / JMeter),观察 TPS、95/99P 响应时间、错误率。
- 并发与竞态测试:库存临界点、消息积压、消费者回退处理。
- 故障注入:断网、Redis/DB 宕机、队列延迟(验证幂等与补偿)。
- 安全检测:WAF 误判/漏判率、验证码强度评估、接口签名绕过测试(授权范围内)。
- 反作弊评估:模拟真实用户行为与自动化脚本比较,验证风控灵敏度与误报率。
五、常见攻防场景(说明性,不提供可实施细节)
- 防御侧会结合多种维度(IP、指纹、行为、速率)进行综合判分与策略执行。
- 合法安全测试应只在授权环境执行,并避免对真实用户与系统造成不可恢复影响。
六、部署与运维建议
- 蓝绿/灰度发布:逐步放量验证防护策略对真实用户的影响。
- 可观察性:为每个关键环节(限流、队列、库存扣减)打埋点并建立 SLO。
- 快速回滚策略:若新策略导致大面积误伤,能在 1 次操作内回退。
- 人工联动流程:当风控触发疑似滥用时,提供人工审核/临时白名单通道。
七、附:快速检查清单(上线前)
- ✅ CDN + WAF 已部署并测试规则效果
- ✅ 限流阈值基于压测结果调整
- ✅ 验证链路(验证码/无感)已覆盖高风险接口
- ✅ 排队/消息队列能承受短时突发峰值
- ✅ 日志与监控已覆盖关键 KPI(TPS、失败率、延时、热点 IP)
现在把焦点放在如何把系统设计成能在 1 秒内售出 1000 张票、同时保证正确性与抗滥用上。下面是按问题域拆开的详尽设计(架构、流程、关键算法、容量估算、测试与运维),包含具体实现建议与注意事项。所有设计假设都会标注,便于你按实际情况调整。
一、总体设计目标(明确需求)
- 目标吞吐:在 1 秒内成功售出 1000 张门票(最终下单并占位,支付可异步完成但要有回滚)。
- 正确性:避免超卖(严格库存一致性或可接受的补偿方案)。
- 公平性:限制单人/单设备抢购上限,降低黄牛和脚本获利。
- 可用性与稳定性:在突发高并发下不中断核心服务。
- 可观测性:实时监控 TPS、错误率、队列长度、热点 IP 等。
二、核心思路(高层)
- 前端限流+虚拟排队+令牌机制:把瞬时请求削平为可控令牌流,绝大多数请求先进入排队/抽签,由令牌服务分配有限购买资格。
- Redis 做库存和限流的高性能缓存层(原子操作):通过 Redis 原子扣减作为首要防超卖手段,数据库做异步持久化与补偿。
- 消息队列削峰(Kafka/RabbitMQ):所有“有效下单请求”先入队,后端消费者顺序处理、持久化库存与生成订单。
- 幂等与回滚:下单到支付设计幂等,支付超时或失败则触发库存回补/释放逻辑。
- 风控层在边缘:WAF + 行为风控 + CAPTCHA + 设备指纹,阻止脚本/代理/高频 IP 干扰。
三、详细请求处理流程(逐步)
- 用户发起进入页面 / 点击“立即抢购”。
- 前端向 排队服务 / 令牌服务 发起请求(通过 API Gateway,带用户会话/签名)。
- 若为高峰时刻,返回“您已进入排队,预计 X 秒”或抽签成功/失败。
- 当令牌服务决定发放购买资格时,会下发短期一次性购买 Token(Token 有效期非常短,如 5~10 秒)。
- 客户带 Token 调用下单接口(下单接口经过 API Gateway 的限流策略):
- 下单接口直接在 Redis 执行原子脚本:校验 Token 未被使用 + 对库存
stock > 0做stock = stock - 1。 - 如果 Redis 扣减成功:把下单请求写入消息队列(包含 userId、token、商品 id、时间戳、幂等 id)。
- 如果 Redis 扣减失败(库存不足或 token 无效),返回失败。
- 下单接口直接在 Redis 执行原子脚本:校验 Token 未被使用 + 对库存
- 后端消费者(按队列顺序)读取消息:
- 检查幂等(避免重复消费)→ 写入关系型数据库(订单记录、扣减持久化)→ 标记为“待支付”并通知用户。
- 支付阶段:用户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支付;若超时或支付失败,触发异步库存回补(Redis
stock = stock + 1,并在 DB 上做相应补偿)。 - 监控与告警:所有步骤埋点(请求速率、队列长度、失败率、热点 IP),实时可视化。
四、关键实现细节与要点
1) 虚拟排队 / 令牌分配
- 目的:避免瞬间大量有效请求同时打到下单逻辑,保护 Redis/DB。
- 实现方式:
- 前端先请求
enter_queue,服务端返回一个排队位次或概率(也可做抽签)。 - 令牌服务按照预设速率(例如每秒发放 1200 个令牌到不同用户,超出即不发),并保证每个用户/设备每天/每场次上限。
- 前端先请求
- 令牌属性:
token = HMAC(secret, userId|eventId|nonce|expiry),短时有效并记录已发放/已使用状态(可存在 Redis)。
2) Redis 原子扣减(防超卖)
- 把库存放在 Redis(例如 key:
stock:event123),用 Lua 脚本保证“校验 token + 扣减 + 记录占位”原子化:- 步骤:验证 token 未用 → if stock > 0 then stock-- and record reservation → return success
- 记录占位(reservation)表存在 Redis(或写到队列后由消费者持久化),以便快速查回。
- 为降低 Redis 单点压力,使用 Redis 集群 与分片(sharding)。
3) 消息队列削峰
- 设计为:只把 Redis 扣减成功的请求写入队列,队列有多个分区(partition),但消费者对同一商品/库存分片应保持 顺序性(或用单分区保证顺序),以便一致性处理库存持久化。
- 消费者需要实现幂等检查(基于幂等 id 或 token)。
4) 数据库策略(持久化与一致性)
- DB 写入采用异步持久化模型(先在队列,再消费者写库),或使用“预占 + 最终一致性”:
- Redis 预扣(实时)→ 消息队列 → DB 写入(最终一致)
- 若需强一致(严格禁止超卖),可采用:分库分表 + 乐观锁
version或悲观锁(但悲观锁会降低并发)。多数秒杀系统选择 Redis 原子预扣来保证线上表现,然后通过补偿保证一致性。 - 设计补偿流程:若 DB 写入失败,消费者要把对应的 reservation 回滚到 Redis(安全重试策略,或报警人工干预)。
5) 限流与防护(多层)
- 边缘(CDN/WAF):阻断已知恶意 IP、速率异常者、代理链。
- API Gateway:实现 API 级别的分布式限流(令牌桶 / 漏桶),例如
per-IP / per-user / per-device限制。 - 应用层:对下单接口做更严格校验(token、指纹、风控)。
- 验证码(CAPTCHA)/无感验证:对可疑请求增加挑战;对低风险用户走无感认证体验。
6) 公平性策略
- 每用户限购:每个用户/身份证每场次最多 N 张。
- 队列白名单:对已认证/已实名用户优先,但要平衡公平性。
- 随机窗口:分散令牌发放时间窗口(比如把令牌发放在 1 秒内的若干毫秒窗口中随机分配),降低同时并发写入峰值。
7) 幂等与支付回滚
- 每笔申请带
idempotency_key,消费者在写订单前检查是否已存在。 - 支付失败后触发回补:先在 DB 标记失败,再把 Redis 库存加回并清除 reservation。
五、容量估算(示例与计算方法)
以下给出一种示例估算方法 —— 关键:所有数字均基于假设,请用你实际的监测数据替换这些假设。
假设:
- 峰值并发请求数(尝试请求):
R_attempt = 100,000 requests/s(假设 10 万请求/秒)。 - 期望成功下单(售出)数:
S_success = 1,000 orders / 1 s。 - Redis 每个下单请求平均需要做
ops_per_req = 2个原子操作(校验 token + 扣减并写 reservation)。
计算:
- Redis 负载 =
R_attempt * ops_per_req = 100000 * 2 = 200000 ops/s。
(即二十万次/秒)。 - 但只有 token 发放后的下单才会触达 Redis 扣减。若令牌策略把可达 Redis 的请求削减到
R_effective = 10,000 req/s,则 Redis 负载 =10000 * 2 = 20000 ops/s(两万次/秒)。 - 消息队列写入(仅写入扣减成功的请求),成功写入数 ≈
S_success = 1000 msg/s(或写入全部扣减成功的请求,可能略高于 1000,取决于库存)。 - 数据库持久化吞吐需要支持
~1000 writes/s(持续 1 s 内写入 1000 条订单),实际可短时爆发更高,需做好容量弹性。
机器/实例估算(非常粗略):
- Redis:若单 Redis 节点平均能处理 100k ops/s(视实例规格而定),则需要
ceil(200000 / 100000) = 2个节点来处理 200k ops/s(实际建议多节点 + Sentinel/Cluster)。但请基于你选的实例类型及基准压测结果决定节点数。 - API 层/网关:需支持峰值连接数与带宽,使用自动扩容组(ASG)。
- 消息队列(Kafka):分区数需 >= 消费并发度,吞吐按消息大小估计(1000 msg/s 很小,但写入高并发短时峰值时需要 IO 配置良好)。
- DB:为避免写入延迟,采用写入池 + 主从复制 + 分库分表。
(提醒:不同云/机型/网络环境的单实例吞吐差异大,务必 压测。)
六、压测与验证(必做)
- 分阶段压测(在非生产或得到授权的环境):
- 首先压测 CDN + API Gateway + 排队层(模拟 100k req/s 进入并观察队列和令牌发放)。
- 然后压测 Redis 原子扣减(在令牌发放后的有效请求率下)。
- 再压测消息队列到 DB 的消费者速度(确保消费速度 >= 写入速度)。
- 场景测试:
- 正常并发、突发流量、网络抖动、单点故障(Redis 宕机、队列堆积)等。
- 失败注入(Chaos):
- 中断 DB 或队列的连接,验证补偿与报警是否触发,验证是否会导致超卖或丢单。
- 观测指标:
- TPS(请求/秒)、95/99 响应时间、Redis ops/s、队列长度、错误率、资源利用率(CPU/IO/网络)。
七、反作弊与风控要点
- 设备指纹 + 风险评分:把 UA、Canvas 指纹、IP ASN、请求行为等做聚合评分,超过阈值触发验证码或直接拒绝。
- IP/ASN 限制:对高风险 ASN 实施严格限制(但谨慎,不要误伤共享网络用户)。
- 行为节奏检测:短时间内重复点击、固定时间间隔的请求、同一设备多账户同时请求等可视为脚本行为。
- 人机验证优先级:避免对所有用户强制验证码,采用风险触发机制(无感体验优先)。
八、常见陷阱与注意事项
- 不要把所有逻辑放在数据库事务里(数据库会成为瓶颈)。把高频操作迁移到 Redis/队列中。
- Redis 原子操作需谨慎:Lua 脚本要小且快速,避免阻塞 Redis 主线程太久。
- 务必实现幂等:客户端重试、网络重传都会导致重复请求,必须设计幂等键与检测。
- 超卖补偿流程:即便设计周到,也可能出现极端情况导致异步持久化失败,提前设计退款/补偿流程与人工应急流程。
- 监控与快速回退:任何新策略上线要能在发现误杀或问题时快速回退(蓝绿/灰度发布)。
九、落地清单(实施优先级)
- 建立排队/令牌服务(先做 POC)+ API Gateway 限流。
- 将库存迁移到 Redis 并实现 Lua 原子扣减 + reservation 记录。
- 搭建高性能消息队列并实现消费者写库流程(幂等设计)。
- 实施支付超时回补与幂等保证。
- 部署 WAF/行为风控与 CAPTCHA 风险触发。
- 做分阶段压测 + Chaos 测试。
- 上线灰度并监控 KPI(TPS、失败率、队列长度、风控误判率)。
如果你愿意,我可以接着做下面任一项(你选其一):
- 把上述方案转成实施交付清单(含每项的负责人/估时/验收标准)。
- 给出 Redis Lua 原子脚本 的示例(用于合法合规的系统实现)。
- 生成一套 压测脚本草案(基于 k6/Locust 的场景配置),方便你做容量验证。
如何保证公平:限制单人/设备购买数量?
好——下面把“限制单人/单设备抢购上限、降低黄牛和脚本获利”这条拆得非常细:从策略、检测、执行到用户体验与运维,再给出具体的数据结构/键设计和可直接用于防护的原子实现思路(含伪代码 / Redis key 方案),最后列出常见绕过手段与对应缓解措施。全部以防御方向为主,便于你在合规场景下实现公平性保障。
一、设计目标(精确化)
- 每个真实用户在单场次/活动中最多能购买 N 张(N 可配置)。
- 每个设备/浏览器指纹/手机号/身份证 等维度也要有上限,防止一人多号或多设备绕过。
- 在不严重降低正常用户体验前提下,尽量减少脚本/代理/黄牛获利空间。
- 能被审计、回溯并支持人工申诉。
二、总体策略(多维并举)
- 身份维度限购(强判):账号ID、手机号、实名/身份证(若法律允许)。
- 会话/设备维度限购(中等强度):设备指纹、浏览器指纹、设备ID(APP)。
- 网络维度限购(弱判但必要):IP、ASN、代理检测、同一IP下并发限制。
- 时间/频率控制:冷却期、购买窗口、排队令牌限制。
- 购买资格策略:实名优先/白名单/抽签/随机分配,防止先到先得被脚本完全垄断。
- 风控评分与分级处理:高风险触发验证码、限制、人工审核。
- 支付与资金门槛(可选):预付定金或支付完成才算最终占位,增大黄牛成本。
- 多层检测 + 学习:规则检测 + ML 异常行为模型,持续调整策略。
三、具体维度、规则与实现细节
1) 身份维度(最强)
- 规则:每个实名用户(user_id 或身份证号)在活动内最多购买 M 张(例如 M=2)。
- 要求:在购票前必须完成手机号验证 + 实名认证(若合规)。
- 数据存储:关系型 DB + Redis 快速计数(
user:limit:{eventId}:{userId})。 - 优点:限制明确、难以被广泛规避。
- 缺点:需要用户完成实名认证,可能提高门槛并影响转化率。
2) 设备/浏览器指纹(设备绑定)
- 技术:收集 Canvas 指纹、屏幕分辨率、插件/字体、User-Agent、硬件信息(移动端可读设备ID但要合规)。
- 规则:每个指纹限购 P 张(P 接近 M 或更低)。同一指纹对应多个账号则进一步触发风控。
- 存储:
fingerprint:limit:{eventId}:{fingerprintHash}在 Redis 计数与最后活跃时间。 - 实现细节:指纹散列需带 salt;允许指纹失效与学习(在误伤时提供人工申诉)。
3) 网络维度(IP / ASN / 代理)
- 单 IP 并发限流:如
per-IP concurrent或per-IP per-second。 - ASN/代理限制:高风险 ASN(云服务商)做更严格检查;代理或 VPN 检测到则触发验证码或拒绝。
- 注意:NAT/运营商场景会导致同一公网 IP 下大量正常用户,需阈值与白名单策略防误伤。
4) 会话与设备绑定(APP)
- 对 APP 使用设备唯一 ID (GAID/IDFA 等或自生设备ID) 绑定购买次数。
- 对 Web 使用基于 cookie + fingerprint 的绑定,必要时要求短信验证绑定该设备。
5) 排队与令牌制(削峰 + 公平)
- 先进入排队/抽签,再分批发放购买 Token(短期、一次性),每个 token 绑定 userId/fingerprint,并记录已使用状态。
- 令牌分发策略可以是:
- 严格 FIFO(先到先得),或
- 混合抽签(随机化一部分令牌)以提升公平性,
- 或对实名用户优先/限额保证。
- 令牌发放日志化,便于回溯。
6) 时间粒度与冷却(防连刷)
- 限制某用户在 T 秒内只能发起 K 次进入队列请求(例如 T=60s, K=3)。
- 下单成功或失败后,对失败者设短期冷却,避免不停刷新造成额外负载与先到优势。
7) 支付/占位设计(降低黄牛收益)
- 选择在支付完成后才真正完成订单(但这会影响支付流程)。可采用:
- 预占 + 支付窗口:预占库存(例如 10 分钟),用户必须在窗口内完成支付,否则回补库存;
- 或“先占位后付款”,但设置较短支付窗口和更严格的实名校验。
- 可选:对重复下单且未付款的账号设限制或累积惩罚(例如降低优先级、黑名单)。
四、具体数据结构与 Redis Key 方案(示例)
(下列为防御实现示例,便于在系统中落地)
- 全局库存(Redis)
- key:
event:{eventId}:stock→ integer
- 用户维度限购计数(Redis,活动粒度)
- key:
event:{eventId}:user:{userId}:bought→ integer,TTL 到活动结束后可自动过期或手动清理
- 指纹维度计数
- key:
event:{eventId}:fp:{fpHash}:bought→ integer
- IP 维度短期计数(用于速率限制)
- key:
ip:{ip}:req:{minute}→ integer,TTL 65s
- 令牌记录(防重放)
- key:
event:{eventId}:token:{token}→ hash { userId, fpHash, used:0/1, expiry },TTL = token 有效期
- 幂等 ID(防重复下单)
- key:
event:{eventId}:idem:{idempotencyKey}→ orderId 或 status,TTL 1 day
五、原子化检验与占位伪代码(伪 Redis Lua 思路)
(目的是确保“用户限购 + 指纹限购 + 全局库存”在单次原子操作里处理,防止竞态)
伪流程(逻辑):
- 检查 token 是否存在且未使用(若有 token 流程)。
- 检查
user_bought < user_limit。 - 检查
fp_bought < fp_limit。 - 检查
stock > 0。 - 如果全部通过,则:
stock = stock - 1user_bought = user_bought + 1fp_bought = fp_bought + 1- 标记 token 为已用(若使用 token)
- 返回 success + reservation_id
说明:实际实现用 Lua 脚本在 Redis 中完成,保证原子性;脚本应尽量短小以避免阻塞。
六、风控评分与分级响应(结合规则与 ML)
- 线下建模:用历史购买行为、浏览时长、鼠标轨迹、从何处登录、IP 变化频次等训练一个风险模型,输出
risk_score。 - 分级响应:
risk_score < low:正常流程。low <= risk_score < medium:无感验证或短信验证。medium <= risk_score < high:必须过验证码或人工二次认证。risk_score >= high:拒绝或人工审核。
- 实时调整:结合实时指标(同一 IP 并发量、指纹冲突率)调整阈值。
七、可审计日志与申诉机制
- 记录每次发放令牌、每次下单请求的来源(userId、fpHash、IP、UA、时间戳)。
- 在误伤或争议时能回溯并人工解封/补偿。
- 公开活动规则与限购策略,减少投诉与灰色操作。
八、典型阈值建议(可根据实际压测调整)
这些是起点值,用压测与实际流量统计调整。
- 每用户每场次最大购买:
M = 2(或根据业务设定) - 每指纹每场次最大购买:
P = 2(当指纹和用户不一致时生效更严格) - 单 IP 并发请求限流:
max_conn_per_ip = 10;req_per_sec_per_ip = 5(视公网 NAT 情况上调) - 令牌有效期:
token_ttl = 5 ~ 10s(短以防重放) - 排队进入频率:每用户 60s 内最多
K = 3次请求进入队列 - 支付窗口:
pay_window = 5 ~ 10 min(根据是否要确保支付率而定)
九、常见绕过技术与缓解(预测性防护)
- 多账号 + 多设备(黄牛)
- 缓解:实名绑定、手机号验证、设备指纹聚合、行为模型识别多账户异常关联(同一指纹/同一IP/时间相近)。
- 代理/云机刷单
- 缓解:ASN 阻断/分数惩罚、代理指纹识别、CAPTCHA、限制新账号在短期内的购买优先级。
- 浏览器自动化(Selenium / Puppeteer)
- 缓解:行为检测(鼠标轨迹、页面停留时间、指纹差异)、动态 JS 验证、滑块/行为验证码。
- 分布式并发(大量 IP)
- 缓解:全链路限流、令牌发放、进一步把关键写路径移到 Redis 原子化处理并入队列削峰。
十、用户体验(UX)与合规建议
- 在追求公平性的同时要顾及正常用户体验:尽量采用风险触发型认证(低风险用户无感通过)。
- 清晰告知“限购规则 / 购买资格 / 申诉渠道”以减少争议。
- 如果启用实名或支付担保,明确隐私与退款政策,遵守当地法律法规。
十一、监控 & 指标(必须)
- 指标:
成功下单数/秒、拒绝率、同一指纹失败次数、同一IP并发数、风控触发率、误杀率。 - 告警:当
同一指纹或同一 IP 的失败请求数超阈值 或指纹冲突比畸高 时触发人工审查。
十二、实现建议与交付选项
如果你想,我可以接着提供下面任一项(你选一项):
- 把上述“原子化伪代码”转成真实的 Redis Lua 脚本示例(用于合规的实现)。
- 生成风控评分特征清单与一个简单的规则集(可直接拿去训练/校验)。
- 给出一份事件审计日志 schema 和范例(便于合规与回溯)。
先进先得的策略
那我给你拆成两个版本对比:
1. 纯先到先得(裸 FCFS)流程
- 用户发起购票请求。
- 系统检查库存是否 > 0。
- 如果有库存 → 立即扣减库存 → 生成订单。
- 库存耗尽后 → 返回“已售罄”。
特点:
- 实现简单,几乎没有额外调度。
- 1 秒卖完时,成功者几乎都是延迟低、设备快、带脚本的用户。
- 普通用户成功率极低,黄牛垄断概率高。
2. 改造后的 FCFS(真实票务常用)
- 请求接入层限流
- CDN / API Gateway 按 IP / 设备限速,防止瞬间洪峰。
- 进入虚拟排队系统
- 排队规则:按到达时间排序(FCFS 主体)+ 同时分批放行(削峰)。
- 风控过滤
- 设备指纹、IP 信誉、历史行为 → 标记高风险账号。
- 高风险账号可能被延迟放行或直接拒绝。
- 分批放票
- 例如 1000 张票分 4 批,每批 250 张,间隔 3~5 秒释放。
- 下单令牌机制
- 每个通过排队的用户先领一个短期有效 Token(几秒钟内有效)。
- 只有带 Token 的请求才能进入下单环节。
- 库存扣减(Redis 原子操作 + 数据库持久化)
- 成功下单 → 进入支付流程。
- 支付超时回滚
- 未在指定时间内支付,库存回收重新释放。
特点:
- 表面上看仍是先到先得(排队靠时间先后)。
- 实际上加了多层过滤和批次释放,黄牛脚本优势被大幅削弱。
- 普通用户的成功率和体验提升。